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中国科学院利用新型皮革基微结构表面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出阵列式电子皮肤

IT之家 12 月 8 日消息,电子皮肤作为新兴的柔性传感器件,具有仿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在健康医疗、触觉反馈仿生电子、机器人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研究并发展了新型的皮革基微结构表面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出具有垂直梯度导电纤维网络的阵列式电子皮肤

▲ 图源论文▲ 图源论文

IT之家获悉,这种独特的多层分级导电纤维网络力敏结构,允许传感器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保持高线性度和高一致性,并具有快速响应时间、快速恢复时间、优良的稳定性和稳定的动态响应性能。同时,这一结构具有优异的柔韧性,使触觉皮革器件更好地共形贴装于机器人体表。

此外,该研究以 Tet-Net 卷积神经网络为骨干网络,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非对称卷积块等,建立了接触物体识别残差网络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交互手势识别残差网络,识别了接触不同物体的硬度材质用于碰撞预警以及判断人手交互意图,准确率分别为 95% 和 98.48%。同时,机器人可根据人的交互意图,完成物体抓取和搬运等操作。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中国科学院it之家机器人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黑龙江公益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黑龙江公益网 hlj.sc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